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了解到,11月13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 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玉國同志介紹,今年以來,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市場監管職能,按照共性措施打基礎、個性服務促升級的思路,以“服務深化年”為牽引,持續推進質量強市戰略,積極探索“1+N”產業化精確服務模式,全面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著眼于優化審批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效。一是創新外資登記流程。創新構建以標準化、專業化、智能化、協同化、持續化為核心的“5S智慧服務”模式,助力外資企業快速準入,通過流程再造、資源整合與數字賦能,先后推出“碼上通”集成服務、“視頻導辦”等創新舉措,優化企業辦理流程,相關信息請關注“聊城市場監管”微信公眾號進行查詢;依托網格服務、“外資服務專員”一對一定制服務等方式,不斷提升外資登記的便利度和服務效能。
二是搭建審批快捷通道。成立聊城市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服務站,積極對接國家和省藥監局,搭建審批快捷通道,加速藥品、醫療器械等審批流程,縮短企業準入時間。累計幫助利民華德藥業有限公司、益民堂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等12家藥品批發、零售連鎖總部完成GSP符合性檢查,建成61家藥事服務站,幫助6家企業取得8個第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10個第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致力于加強技術能力建設,強化服務支撐。一是強基礎。圍繞12條產業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購置軸承、棉服、電線電纜等檢測檢校設備,全面升級三坐標、輪廓儀等硬件設施,為企業突破精密加工、性能優化等技術瓶頸提供硬件保障。
二是提能力。深化檢驗檢測人才培育,通過“內培外訓”相結合的方式,選派8批次技術骨干赴省計量院等機構學習計量標準技術,全面提升專業技術能力。指導國纜檢測能力擴項,檢測能力新增66種產品、1521個參數,為轄區企業提供原材料檢測200余批次,幫助企業把好原料進場關。
三是建平臺。積極謀劃籌建軸承和電線電纜產業計量測試中心,25項軸承計量標準和14項電線電纜計量標準通過考核。與杭州軸承試驗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依托國家軸承中心,設立杭州軸承試驗研究中心聊城工作站,更好地鏈接外部資源,為全市軸承企業開展質量攻關提供了有力支撐。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聚焦于促進知識產權“賦智”,助力創新發展。一是推進專利轉化運用。對高端裝備、化工、軸承等5個產業鏈進行專利圖譜繪制,為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指引;建立“7+N”專利密集型產業統計監測機制(即重點培育信息通信、新材料、醫藥醫療等七大國家級專利密集型產業,并因地制宜發展機械、建筑工程、生物食品等多個本地優勢產業),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大幅提升,引導重點產業專利密集型產品備案471項;建立以需求為導向的專利資源盤活機制,加強與齊魯工業大學等市內外高校的合作,全市企業從高校院所獲得專利轉讓許可259次;強化“入園惠企”精準賦能,實施專利開放許可聲明161件。
二是強化海外風險預警。深度調研工程機械、光纖電纜等5個產業鏈的知識產權布局、技術發展趨勢、主要出口國家等情況,為企業提供精準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指導東阿阿華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應對海外知識產權糾紛,引導企業申請PCT專利和馬德里商標,布局海外知識產權。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著力于聚焦堵點難題突破,增強市場活力。一是推行服務型執法。推動“服務型”執法理念。深化包容審慎監管,嚴格規范行政裁量權基準,扎實推進我市“免罰清單3.0版”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實施“免罰清單”共惠及市場主體154家,有效減輕企業負擔。
二是實施信用修復改革。創新實施“信用修復”一件事改革,推行信用修復全程網辦,推出線上線下擇優辦理、AB角工作制、“一次受理一次告知”等便民高效舉措,辦結效率大幅提升,相關信息可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今年以來,全市共辦理信用修復業務1.12萬余戶(次),幫助8200余家市場主體回歸正常經營,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聊城市市場監管局立足于突出監管精準高效,破解“擾企”難題。一是實施信用分級監管。推進“通用 + 專業”企業信用風險分類制度落實,打造產業企業差異化監管應用場景,將全市16.26萬戶企業納入A類、B類信用風險較低等級企業名單,4.79萬戶納入C類、D類信用風險較高等級企業名單,對信用良好企業“無事不擾”,對失信企業實施重點監管。
二是創新無感監管、非現場監管。積極探索“無感監管”模式,在餐飲服務領域,依托“互聯網 + 明廚亮灶”智慧監管平臺,積極開展非現場檢查。在信用、廣告、網絡監管、特種設備、計量等領域,采用遠程監管、在線監測、大數據分析等方式,積極探索更多“無感監管”應用場景,最大限度地降低現場檢查的比例。
三是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創新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將聯合抽查事項從142項擴至171項,參與部門從31個增至35個,聯合抽查率達71.48%,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