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山海新聞了解到,10月30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公安機關護航高質量發展專場新聞發布會。聊城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隊副支隊長張博同志介紹,近年來,市公安局把校園、醫院、金店、體育場館和市民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納入平安場所建設整體規劃,緊扣“系統謀劃、靶向治理、分類管控”三大路徑,全力構建平安聯動、精準防控、場所安全“三大體系”,為市民營造安心、有序的公共環境。
堅持系統謀劃,構建”共治共享”的平安聯動體系。始終以群眾安全感為導向,推動形成部門協同、社會參與、責任閉環的共治格局。在全市1258所學校全面推行“警校家”護學機制,上學放學時段由民警、保安、志愿者共同守護校門秩序;在201家醫院推動落實安防制度,全覆蓋設置安檢機,加強巡邏守護,維護診療環境。通過開展多部門聯合檢查,切實將“公安推動、部門聯動、單位主動”的責任鏈條壓實到“最后一公里”。
堅持靶向治理,筑牢“三防融合”的精準防控體系。以“眾防、細防、智防”為抓手,提升場所精準防控水平。圍繞夯實“眾防”基礎,指導學校配備專職保安員3283人,建設運行警醫聯動急救站點14個,組建最小應急單元3487個,開展實戰應急演練3781次,有力提升了自防自救能力。圍繞筑牢“細防”屏障,重點推進硬質防沖撞設施標準化改造,增設、升級拒馬、隔離墩等設施35546處,提升實體防護水平。圍繞增強“智防”效能,在學校、醫院周邊等重點區域新建監控點位321個,補盲558處,加裝結構化攝像機1456臺,實現重點區域異常行為智能預警、快速干預。
堅持分類施策,打造“一場一策”的安全管控體系。針對不同場所特點,實行差異化精準管控。校園安全方面,深化“1+4”高峰勤務,即上學、放學四個高峰時段和1個晚自習重點時段,定人定崗定責開展護學勤務,今年已累計投入警力67.88萬人次;完善“信箱+”防欺凌治理工作,在全市中小學全安裝“警察叔叔”防欺凌信箱953個,組織公安系統351名法治副校長對中小學開展“法治第一課”,增強師生法治意識和安全意識。醫院安全方面,推動43家二級以上醫院設立警務室,嚴格落實安檢制度,提升醫患糾紛化解能力。金店安全方面,推動落實外圍區、營業區、核心區“三層”防護要求,聯合商務部門檢查587家次,整改隱患82處,保障群眾財產安全。場館安全方面,實施“精準巡防+智慧管控”,圓滿完成龍舟賽、演唱會、“齊魯超賽”等重大活動安保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