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
9月29日,聊城市召開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主題新聞發布會,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強同志介紹,近年來,聊城市文旅局緊緊圍繞“旅游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這一主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目標,統籌推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
深化區域協作,拓寬各民族交往空間。積極構建跨區域文旅協同機制,分別與青海剛察、重慶彭水等地簽訂了文旅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形成資源共享、客源互送、線路互聯、營銷互動的合作新格局。通過定期組織跨區域文旅推廣活動,有效促進民族地區之間人員流動與文化交流。連續多年赴剛察縣開展對口支援和交流幫扶,成功舉辦了“聊城·剛察文旅資源推介暨文化交流演出”“水城藏城文旅交流座談會”等品牌活動,并聯合剛察赴濟南舉辦專題推介,廣泛宣傳民族地區特色文化和旅游資源,進一步增強兩地群眾文化認同與情感聯結。同時,聯合彭水縣文旅部門參與第27屆重慶都市文化旅游節暨城際旅游交易會,深化雙方在客源拓展、線路開發與經驗互鑒等方面的務實合作,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更加寬廣的平臺。
強化載體建設,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高度重視A級旅游景區、文博場館在促進民族團結、深化文化認同中的陣地作用,系統推進景區提質與文化賦能。在高唐雙海湖風景區、臨清運河文化旅游景區、茌平區博覽館等重點景區規劃設置了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宣傳欄、景觀小品和文化展示區,讓游客在游覽體驗中潛移默化增進認同、凝聚共識。深度挖掘運河文化、商貿歷史和民族交流史實,組織專家梳理各民族互通互融的歷史脈絡,在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等重點文博場所突出“融”的導向,將共同體理念貫穿展陳、講解、社教全流程,使其成為可觀可感、可觸可悟的“活教材”,讓廣大游客深刻感受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打造精品線路,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聚焦產品供給提質升級,將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旅游線路設計中,推出了多條彰顯民族團結、文化交融的高品質旅游線路。圍繞“兩河之約”主題品牌整合優質資源,針對周末休閑、節假日度假、銀發群體、研學旅行等五大市場,系統設計并推出了“兩河之約 聊城味道”美食之旅、“兩河之約 福祿水城”葫蘆文化之旅、“兩河之約 康養東阿 ”阿膠養生之旅等8條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有效串聯起歷史文化、非遺體驗、美食工坊、民族村落等節點,讓游客在領略“江北水城·兩河明珠”風光的同時,深度體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底蘊與現實活力。通過線路賦能、體驗深化,持續擴大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影響力,進一步彰顯文旅促“三交”、聚民心、鑄認同的積極作用。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聊城記者站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新聞熱線:186788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