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記者 于大龍 李云聰
9月29日,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記者在聊城市召開的聊城市“市長杯”工業設計大賽主題新聞發布會中了解到,2025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深化部門協同,強化執法監管,優化保護指導查處專利、商標等侵權假冒案件140余件,辦理列入市場監管領域嚴重違法失信案件7件,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
聊城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保護科科長李慧穎同志介紹,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工業設計的不斷創新,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各創新主體可以根據自身實際,選用具體的知識產權類型進行保護。
一是產品概念和新技術方案的形成、對現有技術方案的優化和改良、ID設計圖呈現、產品功能和控制方法的實現,可以申請專利保護。二是產品使用的型號、名稱在經過設計后可以申請商標注冊保護。三是在硬件和軟件開發環節,可以通過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用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保護。四是企業的包裝、裝潢設計可以通過著作權作品登記進行保護。五是企業獨有的、不適合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法、工藝方法、材料組成和配方等,可以通過商業秘密進行保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2025年以來,全市市場監管部門持續加強全鏈條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保護創新的作用。
在深化部門協同上,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與法院的府院聯動和訴調對接,通過知識產權司法確認案件,為知識產權行政調解協議和人民調解協議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在茌平區人民法院馮屯法庭設立府院聯動實踐點,充分發揮聊城市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及時化解糾紛。加強與檢察、公安等部門的行刑銜接和執法協作,形成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合力,著力構建聊城市知識產權大保護工作格局。
在強化執法監管上,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加強展會、電商、專業市場等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查處專利、商標等侵權假冒案件140余件,辦理列入市場監管領域嚴重違法失信案件7件,公布侵犯“駱駝”“青島啤酒”注冊商標專用權案等全市十大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典型案例,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假冒行為。
在優化保護指導上,開展外資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建立知識產權專員制度,聘請高校院所、行業協會等14名專員精準服務天泰鋼塑、夏工精鍛、奧洛瑞醫療科技等26家企業。獲批建設國家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聊城分中心,在德國、韓國設立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站,為沃爾潤激光科技、山石麥爾樂器、昌濼(聊城)智能制造等40余家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海外布局、預警信息發布、維權援助等涉外知識產權保護精準指導。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聊城記者站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新聞熱線:186788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