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聊城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主題新聞發布會,聊城市市政工程管理服務中心黨委委員、副主任范志剛介紹聊城市城管局在城市防汛方面的相關工作。
范志剛表示,今年汛期以來,市城區共發生11次降雨,降雨總量362.3毫米。市城管局強化“雨前預置力量,雨中精準調度,雨后及時復盤總結”全過程管控。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超前謀劃,扎實推進預案修訂和動員部署。今年3月初,及早著手從防汛網格劃分、人員機械配置、應急處置流程等方面安排部署城市防汛工作,明晰部門、屬地責任分工,健全應急響應機制,確保部門聯動,齊抓共管。
全面備汛,加強管網排查整治和設施檢修。新建成7座雨水強排泵站,目前主城區雨水強排泵站達到27座,每小時排澇能力達45.3萬立方米,應對強降雨能力不斷增強。對陳口路、聊堂路、皋東街等易積水點位進行了系統整治。開展了雨污管網錯接混接集中排查工作,排查雨水、污水管網893公里,排水用戶1453個。汛期完成雨水管道、行泄河道清淤187公里,清掏雨水口2.8萬個,安裝井蓋防墜網2.6萬個,確保排水暢通。
配強力量,提升應急搶險能力。全市組建了13支城市防汛隊伍,總人數2315人,其中,市城管局組建了600人的常備防汛隊伍,劃分22個網格分片把守;在城區不同方位,設置5處防汛物資設備待命區,布設強排泵44臺、移動排澇泵車20輛、應急車輛35輛、防墜籠800個,確保雨前2小時“人員到崗、車輛到位、設備到點”,“人等雨”全面布防,達到“一鍵啟動”標準。優化升級城區防汛指揮調度平臺,對接應急氣象服務平臺、智慧水利平臺等多套系統,更新安裝700余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實現閘門遠程一鍵啟閉、排水管網水位監控、下穿式橋涵積水預警等功能“一張圖”調度,一屏管全城,提升城區防汛應急指揮水平。
協調聯動,形成城市防汛工作合力。發揮城區防汛牽頭抓總作用,橫向與氣象、水利、住建、商務等部門協調聯動,及時會商研判,協調落實市政道路、居民小區、地下商超等地上排水和地下空間防汛措施;縱向對縣(市、區)督導指導,市區一體,整體推進城市防汛工作。建立聯防聯調協同機制,根據氣象預警信息,科學合理做好管網、河湖、排水調蓄設施的閘門啟閉、預騰空等工作,確保泄汛暢通。
盡管今年汛期已接近尾聲,但根據氣象預測,9月仍有多次降雨過程。在此,我們也提醒廣大市民朋友,及時關注天氣預警信息,避開積水與危險區域,注意防范觸電、大風等次生災害,讓我們共同守護汛期平安!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聊城記者站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新聞熱線:186788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