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十四五’發展看聊城”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五)民政事業發展成果專場,聊城市民政局兒童福利科負責人費振克介紹“十四五”期間聊城市民政部門圍繞兒童,尤其是困境兒童的具體關愛行動。
費振克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們民政部門把關愛孩子們的事放在了心尖上、落實在行動上。主要做了三件讓群眾有感受、孩子們得實惠的實事。
讓困難孩子的基本生活更有保障。我市機構養育與社會散居孤困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已經提高至2328元和1862元/人、月,增幅分別達32%、33%。更重要的是,我們特別關注了“重點困境兒童”群體(指低保家庭中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無力撫養的兒童,或低保家庭中的重病重殘兒童)。現在,他們的基本生活費標準提高到與孤兒同等水平。符合保障條件的兒童,主要通過主動發現和自主申請兩種途徑納入保障范圍:一是主動發現,依托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走訪摸排或通過信息比對篩查線索并經入戶核實確認。二是自主申請,兒童本人、監護人向鄉鎮(街道)民政部門申請或由村(居)兒童主任協助申請。
把關愛送到孩子身邊。大家可能注意到,這幾年在村(居)委會,多了一個專門關心孩子的人─“兒童主任”,這些兒童主任主要由村(居)委會婦女主任兼任。“十四五”期間,全市所有村(社區)都配齊了兒童主任,這支隊伍現在有5295人。這些兒童主任走街串巷、進村入戶,干的是實實在在的“暖心事”,比如,定期去看望村里的留守兒童,陪他們聊天、輔導作業;發現哪個孩子家里遇到突發困難,第一時間幫他們申請救助;組織孩子參加一些安全知識講座、心理輔導活動等。
點亮孩子們的求學夢想。“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 由民政部發起,專門資助考入全日制高等院校的孤兒完成學業,每學年資助1萬元。五年來,我們不僅堅持資助孤兒大學生,更將資助范圍拓展至所有成年后仍在讀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這意味著,這些孩子考上大學或攻讀研究生期間,同樣可以每年獲得一萬元助學金直至畢業。助學金的申請同樣采取“主動發現+自主申請”相結合的模式。
(山東商報·山海新聞聊城記者站歡迎各界投稿,提供線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視頻。新聞熱線:18678811365)